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为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我院2022级生态学专业29名同学于2025年7月至9月,在9428cn太阳集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协同组织下,由林杉、郝秀丽等教师带队,赴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及武汉光谷三路湿地公园完成专业综合实习,在山野湿地间锤炼专业技能,厚植生态情怀。
探秘神农架:在生物多样性宝库中夯实专业基础

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域,以独特的地形地貌与生态环境,成为植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实习的天然课堂。依托9428cn太阳集团古天乐神农架科技创新中心的后勤保障,同学们围绕四大核心模块开展实践:

植物学与生态学调查:在曲良焕、魏星等教师指导下,掌握植物鉴别、标本采集制作技能,完成植被垂直地带性与群落样方调查,深入理解神农架生态系统特征,实践种-面积曲线绘制等研究方法;

昆虫与动物多样性观测:通过赵景、李翔等教师指导,学习昆虫捕捉与标本制作,开展夜间灯诱实验探索昆虫趋光性;清晨追踪飞鸟轨迹,夜晚挖掘两栖爬行动物踪迹,在田野与山林间记录生物多样性格局。


实习期间,师生还赴宋洛乡盘龙村开展绿色发展调研,围绕人口结构、水资源利用等主题收集一手数据,直观感受“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实践;22级生态学专业党员赴大树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在红色教育中强化青年责任担当。

走进湿地脉动:解码人工湿地的生态智慧
光谷三路湿地公园作为复合型人工湿地示范工程,核心功能是将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至地表水Ⅳ类标准,兼具生态修复与景观价值。在此,同学们重点考察:

生态工程实践:剖析湿地“治污+景观”一体化设计逻辑,理解“挺水-湿生-陆生”垂直结构对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提升的作用;
景观生态学应用:结合“斑块-廊道-基质”理论,评估五大功能区(综合服务、湿地游憩、绿化防护等)的生态服务协同效应,观察美人蕉、菖蒲等净化植物与白鹭等生物的共生关系。

实习感悟:以脚步丈量大地,以专业守护自然
此次实习让同学们实现从“书本认知”到“田野体悟”的跨越:翻山越岭间,通过植被调查理解物种适应与群落和谐;湿地考察中,直观感受生态工程对“绿水青山”的守护价值。“草木山川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植物分类、样方调查等专业技能,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生态责任。”参与学生表示,实习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具象答案——每一门课程都是守护自然的科学基石。
据悉,本次综合实习是学院深化“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专业实践+思政教育”融合模式,助力生态学学子成长为懂专业、爱自然、有担当的生态守护者。
图文:周熠斐
编辑:刘 玲
审核:林杉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