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9428cn太阳集团现在时间是:
访问旧版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教育教学
深入实地 精准调查——我院水土保持学子圆满完成水土资源调查与规划课程实习
发布人:汤春燕发布时间:2025-11-10

10月26日至11月2日,我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水土保持方向)2022级学生在王军光老师、宋艳暾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咸宁市贺胜桥镇开展为期一周的水土资源调查与规划专业课程野外实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系统提升水土资源调查技术能力。

抵达实习基地后,师生团队迅速启动前期筹备工作。王军光老师首先系统介绍了实习区域的基本情况,将调查区域划分为四个子区并部署小组分工,明确外业调查与内业整理的核心任务。本次实习采用“外业调查-内业整合”双线推进模式:外业阶段以小组为单位,重点完成土地利用类型识别、土壤类型调查及剖面数据采集;内业阶段则聚焦图件整合与数据成果系统化处理。

外业调查期间,王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田间地头,结合现场实际系统讲解不同土壤类型的特征与判别方法,及土壤剖面挖掘的技术规范,指导学生实践剖面挖掘的标准化流程。进入自主调查阶段后,各小组采用“概查-详查”结合递进式工作法。概查阶段,成员沿子区域预设路线徒步,标记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园地等的大致边界。详查阶段,针对关键区域开展精细化调查:一方面,根据实习指导手册重点掌握红壤、潮土、水稻土等主要土类中土属、土种的判别依据,通过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层级检索表,结合地形、母质、植被等成土环境特征初步判定土壤类型;另一方面规范挖掘土壤剖面,测量各土层厚度并对照“薄层-中层-厚层”标准分级,分层记录质地、特殊土层、颜色、pH值及石灰反应等关键指标,最终精准勾绘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边界,标注图斑属性信息。

为确保数据准确性,实习期间每日19:00由指导教师组织线下研讨会。各小组依次汇报当日调查路线、图斑勾绘进度与完成质量,同步反馈实操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王老师结合勾绘图件,重点指出边界精度不足、属性标注遗漏等共性问题,提出“地形佐证法”“剖面复核法”等优化方案,推动学生及时修正误差,构建高质量调查数据集。

外业调查结束后,实习转入内业数据处理阶段。各小组首先系统梳理外业原始数据,逐项核对图斑信息,补充完善剖面数据与土地利用备注,重点校验子区交界处的土壤边界一致性;随后以研究区域地形图为底图,完成各小组勾绘图件的坐标配准与拼接,形成完整的土壤类型分布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返校后,团队将纸质图件扫描矢量化,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本次实习实现了从教室到田间,从图纸到实地的深度衔接。学生不仅系统掌握了土壤剖面调查、土地利用分类、数据整合等核心技术,更在团队协作中强化了任务分工与问题解决能力。同学们表示,课本中的“土壤发生层”“诊断特性”等抽象概念,通过实地调查转化为可操作的技术方法,真正感受到专业知识在农业生产布局、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此次实践教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与科研素养,为后续投身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李紫燕 陈昕怡

   审核:刘    玲

审核:王军光